登录  |  注册

揭秘供应链金融“黑洞”:货权风险防控新攻略

时间:2024-07-22 19:50        阅读量 57

在供应链金融的棋盘上,货权风险堪称一步暗藏的“死棋”,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着货物所有权的稳妥转移与控制权的牢牢把握。这种风险,往往源于货权交接、转移或监管过程中的一丝疏忽,然而,其后果却可能是货物的不翼而飞,或是权属之争的无尽烦恼。


历史的长河中,货权风险掀起的惊涛骇浪不乏其例。回溯到2012年,上海钢贸行业的阴影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那是一场由虚假仓单、重复质押所引发的金融诈骗,业内潜规则被无情揭露,行业信誉遭受重创。再看2018年,金凰珠宝以假黄金为质押,大肆融资,涉案金额之大、影响之广,无不令人咋舌。而2022年广东佛山的铝锭一货多押事件,更是将货权风险的严重性推向了高潮。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对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信誉的严峻考验。


货权风险的具体表现


货权风险,这一供应链金融领域的隐形杀手,其表现可谓五花八门,却又每一个都直指货权安全的核心。以下,便是其几个主要的险恶面孔:


1. 虚假提货单


主要是买方或者第三方,在未通知资金方的情况下,利用虚假提货单据到仓库出货,或利用虚假仓单将货物抵质押,造成货权损失。


2. 物流、仓储方与买方勾结


物流公司或仓储公司在未接到资金方放货通知的情况下,将货权提前转移给下游买方,资金方对货权失控。


3. 仓储管理不当


在未经资金方允许的情况下,仓储管理公司对货物进行随意处置、使用或抵质押,导致货物无法正常提出,面临货权损失风险。


4. 内部管理失控


资金方对内部人员及货物管理力度不够,内部人员联合外部人员弄虚作假,转移货权或超额放货,最终失去货权。


在货权控制方面,资金方往往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资金方与仓储企业、融资企业之间存在着难以消除的信息不对称性。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资金方必须建立起严格的仓储准入审核机制和物流操作规范管理制度。通过精挑细选,与可靠的物流、仓储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是确保货权安全的关键一步。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还不够。资金方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对仓储公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账检查。通过加强仓库现场的巡视、严格履行合规审查流程,以及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资金方才能全面提升对货权的把控力度。这些策略或许并非万全之策,但它们无疑为资金方在复杂的供应链金融环境中提供了一面坚固的盾牌。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在留言区畅所欲言,共同探讨更为完善的货权保护之道。


货权风险防控策略:


1. 健全货权管理制度


资金方在贸易的每个环节都应紧抓“货权控制”的命脉。优选信誉卓著的仓储单位,如自管仓库或国有大型仓库,以筑牢货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完善的货物管理流程,从验收到出仓,每一步都要严丝合缝,确保货物动态实时监控,杜绝仓库货物缺失或被盗卖的风险。


2. 严格控制货物单据


资金方必须牢牢把控仓单、运输发票等关键单据,确保其真实性和法律效力。货物入库后,须及时回收入库单,以防“一货多卖”或虚假仓单的诡计。对于提单流转的业务,要严密管理提单流向,确保业务真实无误。同时,要推动单据电子化,从源头上防范风险。


3. 建立派驻项目现场制度


对于大额、长期的贸易业务,资金方应派遣专员或委托第三方进行现场监督,对货物的生产和储运情况了如指掌,确保物流全程的可控性。


4. 制定货物处置应对预案


面对客户可能的逾期付款或弃货风险,资金方需对市场情况有充分预判,并制定周密的货物处置预案。一旦发生风险,要迅速行动,以合理价格转售货物,及时止损,并通过法律手段追偿损失。


5. 加强物流监管


资金方应设立专门的运营部门,对运输、仓储及物流实行全流程、无死角的监管。统一提单开具流程,规范物流单位的认定、合同签署及数据核对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留痕、可追溯。


6. 明确货权归属


在合同和单据中明确货权归属,要求物流单位对货物进行单独堆放、标识,避免与第三方物品混同。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实地盘点相结合,确保货物数量与质量的准确无误。同时,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巡检,弥补人防的不足。


7. 严控物流指令


在合同和单据中明确规定,发货必须以资金方盖章的发货指令为准。统一物流指令单格式及出具流程,严禁私自修改指令内容或通过不正当渠道转发指令。若使用电子提货单,则通过移动设备扫描识别并签收确认,确保指令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8. 严选物流单位


在选择物流、仓储单位时,资金方应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关注其场地、人员、设备等条件以及历史经营情况和内部管理规范性。必要时可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以确保合作的安全性。


9. 建立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


数字化为供应链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AI人脸识别技术确保交易双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GIS技术结合电子围栏为运输过程提供精准监控;RFID技术则进一步提升了货物跟踪与库存管理的精确性和实时性。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化平台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赋予了资金方对动产状态的智能化、24小时无间断的监控能力。这一创新举措有效地削弱了动产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而将融资风险牢牢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强化了业务真实性的深度识别功能,巧妙地将资产的价值属性与实物属性相融合,推动了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完美统一。


凭借大数据技术,我们能够对实时数据进行精准建模与深度分析,实现科技与供应链场景的无缝对接。这种深度的技术融合,不仅确保了交易单证和资产的真实性,更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构建了一个真实、透明的映射关系。这一数字化平台的出现,使得供应链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清晰可见,为资金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决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迈向一个更加高效、安全的供应链金融新时代。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