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国企供应链公司:近期要做规模、中期要做利润、远期要做产业Know-how

时间:2024-06-01 11:18        阅读量 143

前些年地方国企大部分效益都不太好,于是乎各地国企频繁进行了兼并重组,打造出一些资产规模较大的国资企业集团,因此就出现了几百亿、几千亿资产规模的企业,甚至有一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还不到10个亿,大都是一些固定资产,投资性资产,很难流通,这个现象其实十分尴尬,外部融资就很难,那么要想法做活资产负债表,增加营收规模就必须了,快速增加营收规模,贸易型供应链业务就是不二之选,这是一个大背景,再加上一些地方ZF领导与集团领导比较热衷于对中国500强、世界500强的排名甚至迷恋,下达了任务指标的,几年必须上榜多少家,这其实就是集结号与冲锋号。

      国企实际成立供应链公司的过程中有呈现以下二种背景现象:

 一是:很多地方国企的供应链公司是在还没想清楚干啥领域、怎么干的情况下成立,简单质朴的想法就是大家都在搞供应链,我们也要搞,安排个办公室的同时整理下我们省、我们市有哪些主要产业,规模、有多少企业,大致有个初步印象,初步了解了一下,就先成立个供应链公司吧,然后再思考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这个现象其实很普遍。

二是:厦门杭州的四家国企供应链上市公司傲立全行业CR4,而且都成为世界500强的这种强烈的示范效应辐射能力很强,因此,一些ZF领导与集团单位领导对于成立供应链公司跃跃欲试,就开始带队去深圳、去上海的供应链公司考察学习交流,觉得这家供应链公司还不错,双方董事长相谈甚欢,然后就跟他们成立个合资公司,心想就当请个家教老师,供应链业务不用愁了,所以,前些年地方国企与深圳、上海的供应链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不胜枚举。后来的效果怎么样呢,在此不再展开。很多国企供应链公司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看到上面的现象以及背景,那么国企供应链接下来的路子基本就应该怎么走了,我们是这样分析研判的:近期要做规模、中期要做利润、远期要做产业Know-how。

近期要做规模 

      我们先不论证对不对的问题,我们就摆事实、讲道理,地方国企缺流动资产,地方ZF缺营收大的规模企业,这两点你认可就继续往下读,所以:国企供应链公司首先要解决的是能不能保留番号的问题,其他都不是首要问题,否则就是站住说话腰不痛,这个东西也没有错,就像前些年一个城市的GDP一样,围绕指挥棒转,碗里才有饭,阶段的需求就去满足即可,其他动作都是多余的。其实,作为一个国企去做三瓜两枣的业务,怎么算账也算不过来,必须要有规模,它的这种体制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太灵活,一旦选择了航向,就全线进击,虽然它的资金成本低,但是它的运作效率相对较低,运营成本较高,因此刚开始就是做到盈利是比较理想化,搭建团队、研究业务、业务运营、制定流程标准制度,合规风险等等都需要耗费比较高的成本,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国企供应链公司前几年都是微利甚至亏损在运营,就算踩一些坑都实属正常。

      公司一旦开起来,现在国企的各项考核指标那也是说一不二的,往往就是规模为重,风险可控。规模太小,还进入不到领导的法眼,一般县里国企供应链公司有个5-10亿就不错了,地级市国企供应链至少得有个20-30亿就不错了,省会城市得去到50亿规模,如果2-3年时间做到这些规模,风险可控,老实说,那么这个运营团队真的还是有几把刷子,一般来说,到达了这个规模,就应该要带一带刹车了,规模上保持稳定的增速就可以了,主要任务方向要转变了,开始要向规模要利润啦。啰嗦一句这段不是说短期的利润就不重要,从国企供应链长远发展看,短期直接太看重利润,一是上规模可能受限,另外是可能适得其反,往往会追逐高风险业务去了。

中期要做利润

      国企供应链也是企业,是企业就要为股东赚钱,资产保值增值,光有规模、利润上不去的情形是比较难为情的,当前国内主流供应链公司的净利润占比营收额大致在0.3%-0.7%之间,其实这个收益率是非常尴尬的,投入资金量比较大,收益率是比较低的,我国的供应链公司CR4,厦门建发是0.67%,厦门国贸是0.41%,厦门象屿是0.34%,物产中大是0.62%,与外国同行的差距比较大,像美国西斯科、嘉能可等公司可以做到净利润占比营收的2%,2023年,西斯科营收583亿美元,净利润13.4亿美金,嘉能可营收2178.29亿美元,净利润42.8亿美元。我们的供应链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能力做强供应链管理,做强金融属性但是不完全依赖于金融性收入,金融机构的金融性收益相对实业企业收益来讲,其实是很低的,你想银行的资金利息年化才百分之几,是年化,实业是靠高周转,转次数的差价,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金融那么赚钱呢?那是因为金融靠的二个东西:政策+规模,你企业是不能吸存款的吧,银行可以,相当于拿别人的钱来赚你的钱甚至拿你的钱来转你的钱,另外是所有的金融都是平台化,它的规模大啊,动辄一个银行资产规模都是几千亿几万亿。因此,我们国企供应链公司要利用金融能力赚产业的钱,前几天,我这里来了朋友,我们一起探讨,一致认为民间供应链金融是没前途的,甚至最终都是玩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啊,别人赚大钱你赚的几分几厘,别人亏钱你却跟着亏本哦,你不可能一直不碰到风险嘛,这种风险不对称模式,难以为继,因此,我们就谈到了“供应链投资”,深度参与到客户的某一个几个项目中,当成投资来做,现在也有很多企业这样做的,风险并没有变,但是收益提升了,深度参与其中,供应链也嵌入进去了。要从过去的“息差模式”转变到“价差模式”,经营产业链,承担风险,分享利润。(这里有几个行业,很多企业都是按照供应链模式投资来做的)

远期要做产业Know-how

长远看,供应链企业一定要做成自己的Know-how,做成自己的产业特色、行业特点、企业特征。从中国式服务供应链公司升级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倒不是说一定要做成带有强壁垒的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就如同我们前边提到的美国西斯科,它就是全球食材产业链供应链的标杆,从食材配送公司起家,然后往上游整合到农场,分拣,加工,下游分拨、配送到商超、学校、医院、政府、餐饮店等客户,打通产业链用产地到销地直至终端用户,形成网络化的管理能力。嘉能可从矿山、码头、仓储、运输,混合等打通大宗矿石到产品的产业链。他们具有比较明确的标签特色、特点、特征,再譬如国内的供应链巨头厦门建发,它的钢铁产业链、纸浆产业链的整合很有深度、有广度,形成产业链闭合能力。

综上:国企供应链公司可能会朝着:近期做规模 、中期做利润、远期做产业Know-how的路子走。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