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上海法院:通过模型识别“职业票据民间贴现人”

时间:2024-07-10 12:13        阅读量 82

2024年7月9日,上海高院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职业票据民间贴现人”,如何识别?》,文章称上海法院已经建立“涉票据民间贴现为业案件甄别预警”系统,可通过数字模型筛查出存疑“职业票据民间贴现人”。


一、模型建立背景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其中专门有一小节讲【民间贴现行为的效力】:


票据贴现属于国家特许经营业务,合法持票人向不具有法定贴现资质的当事人进行“贴现”的,该行为应当认定无效,贴现款和票据应当相互返还。当事人不能返还票据的,原合法持票人可以拒绝返还贴现款。人民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当事人以“贴现”为业的,因该行为涉嫌犯罪,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近几年,伴随商票逾期现象增多,商票诉讼类案件大幅增长,当持票人以票据追索权为由向非前手的背书人起诉,此时被告往往会以持票人民间贴现取得票据为由进行抗辩,此时法院该如何判定?推测这可能是上海法院建立数字模型的背景。


二、模型判定逻辑


从文章内容来看,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崇明区人民法院申报建立的上海法院“涉票据民间贴现为业案件甄别预警”模型,是通过筛查同一当事人近年内多次涉诉的票据追索权纠纷案件,同时设置排除规则,与企业信用信息比对碰撞后,得出符合经营范围非实业、成立时间短、注册资本金额低或未实缴等条件的存疑企业,嵌入审判办案系统后,将其涉嫌票据民间贴现的民事案件一并对承办法官进行预警提示。


后续,项目组将综合运用法院审判办案系统,尝试与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探索大数据在识别涉票据民间贴现相关关联公司、空壳公司中的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有效识别当事人的壳公司资源,进一步补充涉票据民间贴现案件的存疑线索。


目前来看,这个模型主要作用还是为法官提供预警提示,至于是不是判定当事人为民间贴现还是需要看证据。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