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市银行同业业务分析
时间:2024-07-23 09:32 阅读量 110
2023年上市银行同业业务分析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在读研究生 施泽涛
研究方向:票据经营管理
摘 要:本文对2023年末47家上市银行同业业务数据进行了简单的陈述,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分析其同业业务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通过分析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同业业务在不同类型银行中的异质性。
一、 基本概述
1.1同业业务基本概念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两个或多个银行之间进行的各种金融交易和合作活动,有助于银行之间平衡资金需求,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同业业务分为了同业资产业务和同业负债业务。同业资产业务涉及银行之间的资产交易,包括债券、证券、股票、衍生品等。银行可能通过购买其他银行发行的债券或证券、参与共同融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来进行同业资产交易。这种业务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整资产配置、增加投资收益、管理风险、提高流动性等。同业负债业务涉及银行之间的负债交易,主要包括拆借、同业存放等。银行可能通过向其他银行借入资金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或调节流动性,也可以通过向其他银行提供存款或贷款来获取额外的收入。同业负债业务有助于银行之间平衡资金供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及管理流动性风险。
其中存放同业款项指的是银行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存放到其他银行,以获取利息收益或者平衡资金流动性的款项,属于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同业存放款项是指其他金融机构因支付清算和加强合作等需要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属于银行提供的一种服务;拆入资金指的是银行从其他银行获得的资金,通常是作为同业存放存放在自己的账户中。而拆出资金则是银行向其他银行提供的资金,通常以同业存放的形式借给其他银行使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是一种短期资金投资方式,金融机构通过买入证券(比如国债)获取资金,然后与卖出方约定在未来的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将证券卖回给卖出方,获取利息收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是金融机构将自己持有的证券出售给其他机构,并在未来的特定日期以约定价格回购该证券,可帮助金融机构获得短期资金。
1.2同业业务发展历程
我国同业业务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初始阶段(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封闭,同业业务的发展受到了严格的管制和限制。此阶段同业业务主要是由国有银行之间进行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银行之间的资金需求和平衡资金流动性。
初步发展阶段(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和外资银行的进入,中国的同业业务开始逐步发展。此阶段同业业务规模扩大,市场主体增多,不仅包括国有银行,还包括了城商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
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中期):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同业业务发展迅速。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创新,同业业务的形式也逐渐丰富,包括同业存单、同业拆借、回购业务等。同时,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同业业务也开始增多。
规范化发展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和规范,重点是防范金融风险。同业业务逐渐趋向规范化发展,加强了同业业务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对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吸引了更多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同业业务。
同时各个阶段也发生了如下重要事件:
初始阶段(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开始迈向市场化。
1985-1996年: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成立,加强了国有银行体系的完善。
初步发展阶段(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
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银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1996年:中国银行间市场系统(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为同业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平台。
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中期):
2006年:中国建立了同业拆借市场,进一步促进了银行之间的资金交易。
2009年:中国发布了《商业银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规范了同业拆借业务的开展。
规范化发展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
2013年:中国央行开始实施存款准备金率差异化政策,对同业存放产生了影响,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2016年:中国实施了《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同业存单市场。
以上重要事件都推动了中国同业业务的发展和变革,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开放的过程。
二、上市银行同业业务数据分析
2.1数据选取
本文分析的主要对象为2023年47家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数据。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①,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②,21家城市商业银行③以及10家农商行④。以下数据来源均来自上市银行的年报。
2.2上市银行资产、负债总额在银行业资产、负债中的占比分析
47家上市银行和全国银行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对于47家上市银行,其总资产为3027897.42亿元,而总负债为2803652.05亿元。相比之下,全国银行业的总资产为4172900.00亿元,总负债为3831200.00亿元。
这表明,尽管上市银行在数量上只是全国银行业的一部分,但其在资产和负债方面都占据了重要地位,体现了上市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
进一步分析,47家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负债除以资产的比率)为92.62%,而全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91.78%。这表明,上市银行的负债压力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能反映了其在经营过程中承受的更大风险或杠杆使用程度更高。
47家上市银行的资产占全国银行业总资产的72.56%,而其负债占全国银行业总负债的73.18%。
这一数据说明了几项关键点。首先,虽然47家上市银行仅占全国银行业的一部分,但它们在资产和负债上的占比却非常高,分别超过了70%。这表明这些上市银行在全国银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次,负债占比略高于资产占比,这表明这些上市银行的负债压力相对较大,可能意味着它们在运营过程中采用了更高的杠杆比例。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了上市银行在追求盈利和扩展业务时承担了更高的风险。
此外,通过对比资产和负债占比可以发现,虽然两者的占比都超过了70%,但负债占比略高于资产占比。这可能暗示上市银行在资金使用和风险管理方面需要更加谨慎,以确保在高负债情况下的稳健经营。
47家上市银行在全国银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也面临着较高的负债压力。未来,这些银行需要在资产和负债管理上保持平衡,确保在扩大业务的同时维持财务健康和稳定。
2.3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负债在上市银行总资产、总负债中的占比分析
2023年,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为12%。这表明,上市银行在同业业务中负债比例相对较高,需关注其同业负债带来的潜在风险。
虽然同业业务是银行间相互借贷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过高的同业负债比例需要引起重视。银行应平衡其同业资产和负债,确保在提升收益的同时,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
2.4各类型银行同业业务资产及负债总量分析
截至2023年末,47家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资产余额总计169273.01亿元,同比增长22.49%。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资产余额为110411.71亿元,同比增长20.34%;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资产余额为36652.80亿元,同比增长20.81%;城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资产余额为15294.87亿元,同比增长15.62%;农商行同业业务资产余额为6913.63亿元,同比增长140.50%。同时,47家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负债余额总计328610.22亿元,同比增长16.21%。具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负债余额为170022.83亿元,同比增长17.91%;城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负债余额为37966.96 亿元,同比增长15.40%;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负债余额为108947.22亿元,同比增长6.12%;农商行同业业务负债余额为11673.21亿元,同比增长287.61%。
47家上市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的同业业务资产余额均小于同业业务负债余额这反映出这四类银行资金需求大,同时能够凭借较高的信用等级以低成本借入资金,当然它们也承担一些政策性任务导致需要更多同业负债支持经济活动。但是,虽然高负债操作可能带来短期收益,但也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和市场波动的敏感性,需要谨慎管理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负债余额占总负债的比例最高,达到17%。这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主要来自其他金融机构而非个人储户,导致其资金来源不够稳定。相比之下,农商行的同业业务负债余额占总负债的比例最低,为6%,表明其负债管理较为谨慎,资金来源多样且稳定,风险管理较好。此外,农商行的同业业务资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最低,仅为3%,显示其盈利模式较为稳定,风险偏好低,很少投资于同业市场。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最高,达到6%,表明其更积极地参与同业市场交易,风险偏好较高,盈利模式多样化,有较大的流动性需求,需要通过同业市场来进行管理。
2.5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资产结构分析
在2023年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资产结构中,拆出资金占比最高,比重为39.72%,而存放同业款项占比最低,比重为22.49%,可以看出2023年间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更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而对风险较高的买入返售业务参与也不少,说明其同时也追求高收益和承担着较高的信用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放同业款项在其同业资产余额中占比最低,为22%,相反买入返售则占比最高,为45%。股份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拆出资金均在各自的同业资产余额中占据最高的比重,分别为54%、54%、49%。而这三类银行中,存放同业款项占同业资产余额的比重与买入返售占同业资产余额的比重相差不大,在股份商业银行的同业资产结构中二者甚至基本相同。
2.6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负债结构分析
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负债中,同业存放款项余额占比最高,达到67%,而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6%和17%。这表明银行同业负债主要依赖同业存放款项,而卖出回购的融资比例较低,说明银行更多依靠存放款项来获得流动性。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同业存放款项在各自的同业业务负债中占比最高,分别为75%,63%以及54%。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农商行的拆入资金占同业业务负债比重分别为13%,16%,23%以及31%。国有商业银行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同业业务负债比重极低,为12%。相反农商行的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同业业务负债比重极高,为55%。这说明农商行高度依赖卖出回购这种方式,对流动性需求较高且具有充足的抵押品;反观国有商业银行则对流动性需求相对较低,且具有更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2.7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资产及负债分析
2020年-2023年,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资产中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整体趋势是持续上升的。其中拆出资金从2020年的46825.19亿元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67238.21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从2020年的38374.76亿元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63963.67亿元。而存放同业款项则是在2020年至2021年先从34375.51亿元下降至24594.49亿元,往后两年则持续上升,至2023年为38071.13亿元。
2020年-2023年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负债中,同业存放款项余额连年上升,从2020年的174856.97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18652.66亿元,拆入资金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在这四年间也呈现出较为缓慢的上升趋势。在2020-2023年间,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负债中,同业存放款项余额占比最高,说明上市银行在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往来频繁。
2.8中小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资产及负债分析
2023年,中小上市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为11%,显著高于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4%。这反映出中小上市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上较为依赖同业市场,资金来源结构不够稳定,面临较高的市场和流动性风险,同时限制了其通过同业业务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监管机构可能对此关注,要求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在2020-2023年中小上市银行同业业务的资产数据中,拆出资金在2021年达到最高点11765.84亿元后略有回落至2023年的11612.62亿元;买入返售从2020年的3484.64亿元逐年增长,至2022年达到8279.80亿元,2023年有所下降至5342.26亿元;存放同业款项在2021年降至最低2713.33亿元后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5253.62亿元。整体趋势显示拆出资金波动较大,买入返售先升后降,而存放同业款项逐渐回升。
同业存放款项逐年增加,从2020年的18399.1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303.91亿元;拆入资金从2020年的5536.5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280.24亿元,不过在此期间从2020年到2021年略有下降;卖出回购从2020年的6162.03亿元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15056.20亿元。整体趋势显示,这三类同业负债项目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增长速度较为显著。这三项负债均在逐年增加,尤其是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的增长较为显著,反映出中小银行在同业业务方面的依赖度逐渐提高。
三、上市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建议
3.1.优化资产配置,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
(1)增加安全性高的资产配置:银行应增加在高流动性和安全性资产上的投资,如高信用评级的债券和存放同业款项,以确保在市场波动时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平衡收益与风险:通过资产负债管理(ALM)技术,优化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确保流动性与收益的平衡。
(2)动态调整策略:根据市场变化和宏观经济环境,动态调整同业业务的资产配置策略,确保资产组合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2 加强风险管理,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1)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银行应建立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
引入先进技术: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通过内部控制和审计,确保同业业务的各项操作符合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避免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
3.3 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1)拓展融资工具:银行应探索使用同业拆借、同业存单、资产证券化等多种融资工具,丰富融资渠道,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2)加强跨市场合作: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发新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3.4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业务透明度
(1)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同业业务数据管理平台,提升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使用效率。
(2)利用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同业业务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和操作风险。
(3)实时监控系统: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同业业务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3.5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
(1)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创新的同业业务产品和服务。
(2)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同业业务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和业务水平。
3.6 顺应监管政策变化,确保合规经营
(1)紧跟监管政策:密切关注国内外监管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同业业务策略,确保业务操作符合最新的监管要求。
(2)加强合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提高全员的合规意识和能力,确保各项业务操作的合规性。
(3)完善合规检查机制:建立健全的合规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合规检查,确保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3.7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1)鼓励业务创新:设立创新基金和项目,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同业业务模式和产品,推动业务创新。
(2)引入新兴技术:采用智能合约、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提高同业业务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降低运营成本。
(3)建立创新实验室: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开展同业业务的前瞻性研究和创新实践,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3.8实事求是做好同业业务工作
按照同业业务管理要求,加强规范,稳健发展,切实防范同业业务资金在银行间多重流转,防止银行资金脱实向虚,支持银行资金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3.9针对中小银行,确保资金服务于实体经济
中小银行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信贷产品,优化资产负债管理以确保资金有效利用,采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强化风险管理以保障资金流向真实经济,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紧密合作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以及推广普惠金融服务以促进金融包容性,从而最好地确保资金直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求和发展。
四、结论
从上市银行的年度同业业务数据中可以看出同业业务资产和负债增长显著:截至2023年末,47家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资产和负债均显著增长,同业资产余额总计169273.01亿元,同比增长22.49%,负债余额总计328610.22亿元,同比增长16.21%。这种增长反映出银行间的资金往来和合作显著增加,表明银行对同业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2023年上市银行同业业务资产中,拆出资金占比最高,为39.72%,而存放同业款项占比最低,为22.49%。这反映了上市银行在同业业务中更倾向于通过拆入资金获取灵活的流动性支持,相比之下,较少依赖存放同业款项可能是为了避免长期资金束缚和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而在上市银行同业负债业务中,同业存放款项主导:同业存放款项余额占比最高,达到67%,而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余额的比重分别为16%和17%。
银行同业负债主要依赖同业存放款项,说明银行更多依靠这种方式来获得流动性。
资产结构变化:2020-2023年间,存放同业款项整体呈上升趋势,二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资产稳步增加。这表明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逐渐更注重稳定和安全的资产配置。
负债结构变化:同业存放款项余额连年上升,反映出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较为充裕,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往来频繁。
总体而言,上市银行的同业业务反映出不同类型银行在流动性管理、风险偏好和市场定位上的差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为依赖同业市场融资,农商行表现出更为谨慎的资金管理,而城市商业银行则显示出较强的流动性需求和积极的市场参与。未来,银行需要继续优化同业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
参考文献
[1]薛路遥.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风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
[2]黄盛.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周静.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风险与监管[D].厦门大学,2020.
[4]弓哲.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5]赵艺.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与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20.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