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的研究
时间:2024-08-07 06:58 阅读量 72
关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的研究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肖小和
赣州银行资金营运中心 谈铭斐、熊星宇
江西财经大学 谢玉林
摘要:2023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票据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子产品,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本文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度、监管考核、标准制定、基础设施完善、实现路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就如何发挥票据服务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建设金融强国做出贡献。
关键词:票据;金融强国;风险管理
2023 年 10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分析了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金融强国”概念,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一、票据的概念及特点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在见票是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票据是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和调控于一体的信用工具,具有信用、调控、支付、融资和投资的特点。
1. 信用特点。狭义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商票”),分别体现了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所形成的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关系,是有利于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提升商品交易效率、提高商业信用的信用工具。
2. 调控特点。票据的调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央行通过商业汇票再贴现政策可以调控货币市场供需和信贷结构,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向的政策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手段实现调节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3. 支付特点。票据是经贸往来的一种主要支付结算工具,通过票据背书转让可以完成商品交易的资金交付,为加快商品流通和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支持,是企业主要日常支付方式之一。
4. 融资特点。票据贴现是一类“质优价廉”的融资产品,尤其适合中小企业,一是利率低廉,主要体现在银票贴现,其贴现利率远低于一般融资产品,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办理便捷,当前流通票据绝大部分是电子商业汇票,其贴现可通过商业银行网银直接办理,流程更简便、融资效率更高。
5. 投资特点。票据的投资特点主要集中于标准化票据及票据资管等业务产品。投资方通过投资未到期、已贴现(或未贴现)的票据资产或票据收益权,提升收益水平、降低投资风险;融资方通过转让票据资产或票据收益权实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回笼资金等目的。
二、发挥票据功能,服务好“五篇大文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五篇大文章”高度重视,因此,如何做好这“五篇大文章”,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子产品,票据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快推动“五篇大文章”的发展。
(一)票据发展推动打造科技金融文章
一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票据服务科技金融中心。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科技金融中心,并与票据部门协同,持续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票据服务科技金融重点领域,针对本行白名单之内的科技企业适当提高授信额度,加大风险容忍度,引入担保机制,增加担保措施,对工作人员为科技企业办理票据业务给予绩效考评的政策倾斜。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在数据安全和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推动跨部门间的科技企业数据信息共享,为票据支持科技金融发展营造适度宽松环境。
二是要强化票据在先进科技行业中的作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领域,保证科技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增强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于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细分科技行业市场,强化对于科技企业的研究与分析,为科技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推科技强国建设。另一方面,中小型科技企业要充分使用票据,在合规合法的前提下,主动向银行披露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加强外部监督,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为下一步多渠道融资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要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有其专业性和高门槛性,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票据在服务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的专业领域,但不是所有票据从业人员都对科技企业有所涉猎。因此,需要拓展票据在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与科技咨询培训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领域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发挥票据服务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作用,进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四是要发挥票据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目前,由于符合“专精特新”企业用于技术改造、产业结构升级的中长期贷款产品品种少,而社会融资的中介费、过桥费等费用高,再加上国有资本普遍只关注企业中后期项目,对于初期“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植催长意愿和驱动力不足,导致“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票据贴现相对于企业原有的融资渠道而言,既能够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又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五是要创新票据产品,发挥服务科技与产业融合作用。当前限制我国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低下。一些科技成果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或者利润空间较小,极大地遏制了科技创新。要创新票据产品,将科技成果和产业相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促进科技金融发展。
六是要发挥供应链票据在服务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供应链票据属于电子商业汇票,其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提示付款和追索等业务,均适用票据法律关系,受《票据法》的保护。供应链票据具有“可拆分”的特点,能够实现票据的多级流转,解决科技上下游企业资金流转问题。同时,科技企业在进行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时,出现资金紧张,可将手中持有的供应链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
(二)绿色票据加速实现绿色金融
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绿色票据是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企业要勇于使用绿色票据,通过签发绿色票据,能够有效满足企业间的支付需求,并且在企业出现临时性、流动性资金需求时,可以将手中持有的绿色票据到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国家发展理念,主动帮助绿色企业贴标,积极办理绿票贴现,更好地促进绿色票据的发展。
二是要明确绿色票据标准。目前制约绿色票据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其标准界定的问题。只有明确了绿色票据标准,企业签发绿色票据才有了遵循。同时,商业银行对绿色票据办理贴现业务时,减少其对绿色票据的认定流程,再加上央行对绿色票据提供优惠利率,使得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绿色票据贴现业务的积极性更高。
三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绿色票据平台。绿色票据的发展离不开其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要在当前票交所的基础上,由金融监管机构牵头,多部门联合构建绿色票据平台体系,加快建立银行间绿色票据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绿色票据信息、数据共享和不同银行对绿色票据的互认,提升绿色票据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性,破解绿色票据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绿色票据发展更健康、更规范。
四是绿色票据发展要选择重点行业试点推进。基于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考虑,绿色票据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实现绿色票据的全面发展之前,要选择在重点的行业先行试点,比如新能源、环保等行业,结合当前该行业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建立第三方评估和认定体系,统一该行业的绿色票据标准。在该重点行业发展绿色票据的同时,注意经验总结,为今后在全市场推动绿色票据发展破除障碍。
五是要有政策、机制支持。首先,逐步完善绿色票据法律体系。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绿色票据发展现状,加快《票据法》修订进程,增加绿色票据的相关条款,确保绿色票据发展有法可依。其次,建立绿色票据政策扶持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政府担保等方式,为绿色票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对商业银行给予绿色票据业务风险资产计量、风险拨备、不良核销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再次,加强顶层设计。监管部门制定绿色票据发展目标及其规划,统一绿色票据的认定标准。最后是完善绿色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绿色企业应主动披露环境信息,便于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绿色票据业务。
(三)票据服务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认真研究票据服务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度与考核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票据服务普惠金融能力,积极引入第三方融资担保、保险机构,通过担保的方式为符合普惠金融服务条件的小微企业开展票据承兑、贴现的增信,提高票据的认可度和流动性;充分发挥政府融资担保的作用,通过将财政部门、财政资金引入票据市场,并设立准入白名单,通过国家或地方担保基金,为符合国家和本市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票据融资担保服务或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不断完善票据服务普惠金融考核机制,如增加贴现对银行业机构承兑占比,再贴现增加量和调整价格,考核列入小微企业之内,贴现的资本占用可以因承兑或持票企业进行微调等。
二是积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发挥票据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作用。由于应收账款不具有确权效果,其流转过程中对于原始债务人约束往往较弱,而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议价谈判时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工业企业涉及生产、销售、回款等多个环节,研发、生产周期普遍偏长,账期不匹配造成的资金短缺是工业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容易发生故意赖账、拖欠等情况。票据与应收账款的应用场景相似,核心企业通过签发票据能够享受到延期付款的便利性,小微企业收到票据可以通过背书转让或贴现融资,缓解现金流不足的压力。因此,各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对票据的推广使用,重视票据业务的发展,从而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开展,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三是不断创新票据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多样的普惠服务。2016 年,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先后推出“票付通”“贴现通”“票交所信息披露平台”等票据创新产品,有效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风险,推动了票据市场的发展;顺应供应链时代发展需求推出“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大大提升了票据使用的便利性,降低了小微企业通过票据进行融资的成本。各大银行也针对票据业务进行业务创新,如京票的“秒贴”、各大银行的“保贴”、平安银行的“免开户贴现”等,有效提升了票据服务质量,使得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票据服务。
四是发挥金融科技作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难题注入新动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日臻成熟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更好实现普惠金融工作目标。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可以拓宽服务边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治理质效、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国注重数字普惠金融转型,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形式。票据数字化是解决发挥金融科技作用,使得票据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的必由之路。建设票据数字化需要坚持前瞻思维及系统观念,持续推动票据数字化顶层设计,并不断加强市场基础设施、法规制度、系统平台、数据确权与治理等方面建设,以消除数字鸿沟,优化资金供给,促进宏观调控与精准滴灌相结合,让票据更好地为小微企业服务。
五是银行机构要积极开展市场科技平台合作,在增加获客渠道的同时,推动中小微企业票据发展。银行业机构在主动创新、注重金融科技投入研究的同时,应加强与市场科技平台的合作,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如最早接入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的简单汇平台,截至 2022 年底,经过简单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办理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合作金融机构超 100 家,开通供应链票据业务用户超4000 家,签发、背书、贴现累计交易规模超 440亿元。如今接入票交所供应链金融平台的供应链平台已达 24 家,其中不乏银行自主搭建的供应链平台如“平安好链”,在发展自建平台的同时,各大银行业积极与其他供应链平台合作,切入供应链票据等业务,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扩大业务规模,为小微企业提供更优质的票据服务。
(四)票据经济保障民生,支持养老金融发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完善养老保障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方向之一。2022 年 11 月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成为第三支柱(个人储蓄养老和商业保险养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养老资金缺口大、养老体系不够健全、制度不完善、养老金融体系缺乏资金保障等,需要拓宽思路,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健全制度与风控措施、创新业务与产品、明确市场客户分层与分级服务定位,发挥保险、货币、资本等市场共同作用。
一是顶层设计指引方向,强化票据支持养老力度。根据资本新规管理办法,原始期限 3 个月以上的票据承兑及贴现风险资产分别计提 100% 及40%,可根据承兑企业及贴现企业适当减少计提比例,节约商业银行风险占用,由资金端自发地向养老企业拓展票据业务空间。商业银行要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对养老产业的票据进行更多的承兑及贴现,深度挖掘养老产业票据应用空间,发挥银行信用,增加商业银行对于养老产业承兑及贴现的比例和总量。同时,央行可考虑新增设置促进银发经济相关的考核标准,对满足考核标准的银行,给予增加再贴现及再贷款额度、放松再贴现票据要求及再贷款要求。
二是聚焦多样化需求,票据培育潜力产业。养老行业中包含众多的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需求量不高,频次多,供应链票据实现了等分化签发,票据签发可以 0.01 元为单位拆分,大大提高了企业用票的灵活性,解决了企业持票金额与付款金额不匹配的痛点。供应链票据还可进一步提升企业用票的便利性,企业办理电子商业汇票相关业务仅能通过商业银行、财务公司渠道办理,供应链票据提供了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接入的新型接入方式,进一步扩充了业务办理渠道。此外,供应链票据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于供应链场景下企业间的真实交易关系更具可见性,且供应链票据可以有效实现信用传递,让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分享核心企业的优质信用,因此,供应链票据更容易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及优惠价格。在供应链票据融资实践中,通常贴现利率较同期贷款利率低 100—150 个基点,有效节约了企业成本。
三是建立养老产业扶持体系,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使用范围,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贴现,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建立相关养老产业扶持指标激励机制,坚持市场化原则,鼓励各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提供信贷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要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四是票据助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发展银发经济,就要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发展银发经济,就要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发展银发经济,就要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发展银发经济,就要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培育、繁荣银发经济需要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主体共同发力,参与主体是多元的,主体间的差异是显著的,融资需求也必然是多样的,资金使用场景也必然是多元的,结合票据自身特点优势,尤其是商业汇票,在助推银发经济发展上,大有可为之处。
(五)以数字票据发展,助推数字金融发展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与数字经济融合已成必然趋势。数字货币、支付、信贷、证券、保险、资管等数字金融发展速度快,但是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强包括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转型、建立数字金融发展的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完善监管制度、防范风险等方面在内的措施研究,特别是对于数字金融服务数字经济方面要从生产、流通、交易、服务等方面提出实施更便利、更舒适、更贴近实际的服务。
一是要服务数字经济,数字票据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票据解决方案,随时满足企业的支付与融资需求;可以打破地域限制,结合跨境人民币等金融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也可以为数字经济中的创新活动、创新项目提供票据支持,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要服务数字信用,数字票据可以借助技术手段精准评估分析企业的信用状况及信用水平,优化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分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合理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谐、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要服务金融创新,数字票据自身就是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创新还包括基础设施、授信管理以及业务模式的创新,以进一步提升数字票据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进而推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六)防控票据业务风险,助力持续稳健发展
要防控票据在业务发展中的风险。在推动票据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需共同发力,防范票据风险。金融监管部门需强化对票据业务的监督管理,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及时出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与执法部门保持高度联动,提升执法力度与效率,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监管部门应同步建设数字监管平台,进一步强化数字监管实践,防范数字金融风险;基础设施应搭建数字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及时发现预警潜在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针对票据业务制定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避免票据违规事件的发生。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数字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及监测等方面,提升数字风险管理的广度与精度,企业应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法律是企业向好发展的保护屏障,只有遵守法律法规,企业才能在享受票据市场服务的同时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