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票据与上海

时间:2024-09-23 20:21        阅读量 41

票据与上海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这75周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出生于五十年代,我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能成为新中国发展腾飞、日新月异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共享者。我在上海工作生活20余年,一直从事票据行业,因此就从票据业务在上海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来窥探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点滴。




一、首笔票据业务起源于上海,标志着中国票据市场起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对商业信用进行控制,因此基于商业信用的票据缺乏生存土壤。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商业信用。1981年2月,人民银行上海市杨浦区办事处和黄浦区办事处试办了第一笔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同年10月,人民银行上海市徐汇区办事处与安徽省天长县支行合作,试办了第一笔跨省份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这两笔票据贴现业务的成功办理,标志着新中国票据市场的重启。随后票据业务开始被企业和银行接受,票据业务试点范围也逐渐扩大,中国票据市场开始起步发展。所幸作者在九十年代就进入票据市场,参与银行票据业务经营与管理,并在国内较早主持编著了《现代银行商业汇票经营管理》一书,为商业银行参与和开展票据业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首家票据专营机构诞生在上海,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进入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阶段


随着票据业务量的增长,商业银行开始逐步重视票据业务对自身经营利润的贡献。2000年,我国首家票据专营机构——工行票据营业部在上海成立,此后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成立票据专业机构或专门的票据业务部门,标志着我国票据业务进入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阶段。作者在工行票据营业部成立不久便有幸调入该单位任管理者,亲身经历了票据市场此后十余年的快速发展。2000-2015年共16年,我国票据承兑余额增加了10.21万亿元,年均增加0.64万亿元,年均增量比此前20年发展的总余额还多;年均增长率达到28.04%,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速。




三、全国性票据市场基础设施落地在上海,标志着中国票据市场进入现代化金融市场模式


在经历票据市场自然和无序发展之后,我较早地意识到需要建设全国统一的票据业务平台,并从2015年开始呼吁在上海成立票据市场基础设施。2016年前后票据市场大案要案频发,涉案票据金额超过100亿元,为规范票据市场发展,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于2016年12月8日正式成立。作者有幸受邀参加了成立大会并通过媒体发表了《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是中国票据史上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此以后,中国票据市场从过去纸票为主、区域分割、信息不透明的传统模式向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电子化的现代金融市场模式成功转型,全市场业务总量从2016年的不足百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2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5%。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以及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建设,票据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议以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依托,在上海打造国际票据交易中心,为中国商品走上世界以及全球贸易提供支付结算、融资配置等票据服务!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