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供应链观察

供应链金融不是中小企业融资工具,是核心企业盈利工具!

时间:2025-02-20 19:53        阅读量 39

2025年2月6号人民银行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最大的重点,就是对应收帐款电子凭证的监管。‍‍‍‍‍‍‍‍‍

总体来说,对于具有金融属性的应收帐款电子凭证的监管,是件好事。‍‍

文件中进一步约束了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防止核心企业风险,制止核心企业进一步挤压上下游企业的利润,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不足的是,对核心企业的利益,挤压的太严重。‍‍‍‍‍

文件规定:

供应链核心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强制供应链链上企业与特定融资方以高于合理市场利率的水平获取融资服务,不得以应收账款确权等名义对链上企业进行收费、获取不当费用返还或者侵害链上企业合法权益。

如果这样规定,是不是意味着,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不得获得利益呢?如果再加上不能把账期拉长等实现自身融资功能,那么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动力在哪里呢?

如果核心企业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动力没有了,那么会不会又回到解放前,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更难了呢?

我们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国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或者说是核心驱动力是啥,只有了解这个,解决这个问题,供应链金融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经无数次的出现在国家的文件里、论坛的嘉宾台上、专家的嘴里和出版物上、微信的公众号上、、、、

现实中,参与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机构通过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等关键风险变量,实现了一部分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核心企业不愿意介入这个领域,甚至是排斥供应链金融,因为供应链金融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操作成本,还加大了风险。

如果想真正让核心企业大规模的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中来,只靠国家政策天天发文(没有约束力的文件)、专家喊、、肯定是没有用的,最终还是要从核心企业自身利益出发考虑这个问题才是解决之道!

01‍

没有核心企业主动参与的供应链金融困境重重

很多的供应链金融都是这么定义的: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并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于2020年9月22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首次明确了供应链金融的定义。该文件指出: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需求,降低企业成本并提升产业链价值

从这些定义来看可以说没有核心企业的参与也不能叫供应链金融。没有核心企业参与的供应链金融其实是困难重重的。

(1)贸易背景真实性真假难辨。

供应链金融最核心的就是要贸易背景真实性,但是没有核心企业参与,大部分独立机构只能凭借合同、发票、送货单、收货证明等文件进行审核,很多的培训机构也是这么教的。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这些文件如果造假,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造假的成本太低了,特别是国内贸易,不像国际贸易涉及几个国家的外汇、海关、税务等部门的参与。独立保理公司和银行就因为这个真是给坑惨了。

(2)没有核心企业参与,根本可不能批量营销核心企业几百、几千、几万家其上下游企业。

没有核心企业参与,银行也好第三方供应链金融企业也罢,也只能东一个西一个找客户,很难像核心企业参与这样,成批的开发其上下游众多企业,不仅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信任度也很低,营销非常的困难。

(3)没有核心企业主动积极参与,很难得到资金方的认可。

市场上很多第三方的供应链金融企业例如保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等,都说很难获取传统金融机构的再融资。

什么是合作?合作就是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也就是我有你没有,你有我没有,我们正好互相需要,这才是合作的基础。

但是没有核心企业的参与,传统机构发现第三方供应链金融公司根本也无法解决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问题、核心企业确权的问题、核心企业帮助处置资产的问题、成本高效率慢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传统机构有,你没有,传统机构没有你也没有的局面,这其实没法合作的。

(3)没有核心企业的主动参与,成本高效率低。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互联网科技等工具才能起的作用,核心企业应该不会有很大作用。但是想想看,这些工具如果没有核心企业的主导和参与,能起作用嘛?没有利益做为驱动,这些工具能让核心企业参与嘛?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核心企业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好的剑也得有人用,要不然就是废钢一块!

(4)没有核心企业的参与,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很难控制。传统融资业务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都是看融资企业的主体信用,通过完善的财务报表、合格的不动产抵押物、多少A的评级才能放款给企业,对于屌丝没有财务报表又没有合格不动产抵押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倒闭嘎嘎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很难获得这些机构的青睐。供应链金融区别与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风险管理方式的改变。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监管货物等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传统金融机构因为自身的不足而造成的风险。供应链金融引入核心企业,主要是通过把核心企业自身信用转移给供应商、分销商或者帮助金融机构处置分销商的存货资产等形式来实现的。基于信贷金融的创新,风险管理是核心。没有风险管理的创新,都是伪创新。‍‍‍‍

02‍

供应链金融前些年让银行损失惨重,为什么这几年又突然火起来了呢?

2005年深发展银行第一家提出建设最专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商以来,众多银行纷纷跟进,但是青岛港案件、钢贸融资案件、、很多因为虚假贸易、重复融资、偷梁换柱等形式骗取银行大量贷款,使银行对供应链金融失去了信心。那为什么这几年又突然火了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

因为供应链服务的主体都是与核心企业有商业往来的上下游,这些企业少则、多则几千家几万家,这还只算了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的数量,如果加上二级、三级、、、而且这些机构都是遍布全国各地,有的甚至是全球各地,再加上其他参与主体例如各个金融机构银行、券商、信托等,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参与,基于成本和效率的问题,很多业务基本没法干。

供应链金融环节多也导致操作风险增加,道德欺诈风险等乱象丛生,有了互联网的工具,第三方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可以说把这些问题差不多给解决了。

(2)核心企业起主导作用。

之前核心企业也有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中当去,但是基本都是做配角,银行占主角,银行经常拿可以优化供应链的这个噱头来忽悠核心企业,并没有让核心企业直接拿到收益(特别是竞争不激烈靠资源的行业,根本没有优化供应链的意愿)。

核心企业为了配合金融机构做这些业务,不仅需要付出很大的沟通、操作的成本,特别是应收账款融资业务把随意付款的商业信用转为刚性兑付的金融信用,无疑加大了核心的流动性风险,所以大部分核心企业及其员工基本没有什么动力干这事。

这几年,核心企业纷纷主动竖起产融结合、解决中小微融资难融资贵、优化供应链的大旗,自立门户,深度参与到供应链金融的大军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3

谁是供应链金融的组织主导者?

目前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起到组织主导作用的有很多类型,有的是银行,有的核心企业,有的是科技公司,有的是第三方金融机构、、但是大多都是围绕核心企业的参与为基础,没有核心企业的参与,供应链金融就等于空中楼阁、海上云烟。

这么多主体中,起组织主导作用最合适的应该是核心企业!

因为供应链服务的主体都是与核心企业有商业往来的上下游,这些企业少则、多则几千家几万家,这还只算了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的数量,如果加上二级、三级、、、数量是相当的庞大。

这么庞大的体系,沟通、协调等工作,不管是银行、还是第三方机构都是无法实现的。银行占主导地位的供应链金融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一旦一家银行主导,就很难引入其他银行进入这个系统,甚至排斥其他的金融机构。

几千、几万家的企业其实实力、经营状况都是残差不齐的,包括核心企业经营状况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只有一家银行进入拒绝其他金融机构介入,满足不了这些企业多样化的需求。

只有一家银行占主动地位也违反了供应链金融生态的多样化特征。还有很多人做区块链的人,天天喊去中心化,也有很多供应链金融行业的人随着附和,说只有去中心化去核心化才是真正的供应链金融,这简直就是在胡扯。

去中心化核心化,谁来组织协调这些几千几万家主体,区块链嘛还是人工智能还是大数据?记住,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中心化的世界!所以在供应链金融生态中,最适合起组织、主导作用的应该是核心企业!

04‍

核心企业主导参与供应链金融有哪些利益?

核心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做为组织主导者,除了能够惠及整个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效率,降低供应链的成本等隐性收益外,还能获得以下直接收益:

(1)通过自身资金投放,获得资金使用收益。核心企业一般都是经营、资信状况良好,自身相对充裕。供应链金融本身就是解决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问题,核心企业通过自有资金投放给他们,风险很低。特别是对自己供应商的放款,回款也是自己,几乎没有什么风险。

(2)通过撬动金融机构杠杆,融入资金,赚取息差。核心企业实力强,除了自身资信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外,也与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保理公司撬动金融机构杠杆较低费率获取资金后再高费率投放给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获得息差收入。

(3)通过融资和上下游建立金融关系,开发其他金融产品,获得综合金融收益。现在大部分供应链金融做的还都是融资产品,特别是应收账款、存货融资产品,对于其他的金融产品,例如企业理财、保险、股权融资、融资租赁、、、都没有开发出来。如果把这些产品都开发出来,甚至是把这些企业的供应链产品开发出来,那收益是大大的。

(4)通过与供应商协商一致,延长账期,解决自身资金问题。供应链金融除了能给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解决融资外,也可以解决核心企业自身融资的问题。例如通过与供应商协商,把账期拉长,双方再协商成本费率的分摊比例,这就相当于同时把双方的融资问题都给解决了。

(5)提高自己的销售能力。对于下游有大量分销商、经销商的核心企业来说,与下游结算方式,一般都是采取预付的形式。但是分销商、经销商都是小企业,大量的预付需要大量的资金,没有资金就没发拿到货,拿不到就没法销售,没发销售自然影响到核心企业的利益。核心企业通过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通过解决下游分销商、经销商融资问题,可以实现增加销售的目的。

这属于拿资金换贸易的逻辑。例如设备厂商成立的融资租赁公司、汽车厂商成立的汽车消费金融公司、做饲料的核心企业成立担保公司、、、‍‍‍‍‍

(6)对于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团队个人利益。在核心企业没有主导供应链金融之前,即使参与供应链金融,也是配合第三方机构在做,也基本没有全职的团队,都是从其他部门例如财务部门等兼职做。

但是一旦核心企业要主导供应链金融,就要搭建自己的全职专业团队,这个团队规模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这其中就空缺出来很多高管的职位,特别是总经理等岗位,不是从相关部门副总转过来就是之前和金融关系不大子公司转过来,调到供应链金融子公司来,不是升职就是薪水提高。

通过主导供应链金融为核心企业带来非常高的无风险利润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也给公司高管带来了业绩,这些无疑对核心企业的员工参与供应链金融有很大的积极性。毕竟做为组织的核心企业也是一个虚拟组织,都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说的组织决策其实组织里的人在做决策。

从核心企业整体的利益角度来看,深度参与供应链金融,为自己融资、为了促进自己的销售,其实是核心诉求,挣点金融收益,其实核心企业看不上。‍‍‍‍‍‍‍‍

为了稳定供应链啊,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起做大啊,这些要看核心企业是什么行业,有些行业对供应链要求高的,有需求。如果靠资源的行业,核心企业没有这个需求。‍‍‍‍‍

05‍

核心企业占主导也不能随意严重挤压其上下游企业的利益现在的商业比之前八九十年代差别很大,基本已经进入存量时代,竞争日益激烈,外部环境波谲云诡,无时无处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企业与其他主体(特别是自己价值链相关的主体)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常态。商业中贸易条款特别是结算条款是预付还是现付还是赊销,核心的还是要看谁强势,但是很多企业却滥用自己的强势地位,总认为中国市场大公司多,你不干别人会干,但其实B2B交易圈子并不大,玩命压榨供应链企业的利润,甚至耍流氓,很容易没朋友,经常换供应链企业,也会造成很大的成本,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天的强势并不代表一直强势,哪天船掉头了,就等于给自己找麻烦树敌人。核心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确实能够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直接利益,也能进一步从其上下游企业压榨更多的利润,但是核心企业一定要时刻记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过度的压榨其上下游企业的利益,最终一定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06‍

最后既然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是最大的因素,甚至是决定作用,那么把核心企业这个问题解决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