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票据市场回顾与3月展望
时间:2025-03-03 18:07 阅读量 32
信贷增速放缓,2月票据利率涨后回落
一
2月票据市场回顾
1.1 月度小结2025年2月票据利率整体呈现“月初跌后抬升,中旬涨势乏力,下旬探底回调”的走势。节后月初时点,企业陆续复工,票源供给尚有不足,机构看跌预期促使持票规模提前释放,农行、建行等大行亦下调指导价,带动票据利率回落。受资金成本收紧情绪影响,买方操作谨慎,票价走低下机构获利了结意愿增加,且票源回升修复,供需力量向卖方倾斜,票价震荡上涨。中旬,缴税缴准影响,资金紧势不改,买方情绪开始谨慎,上调报价修复前期低位估值。但供给端回暖趋缓,配置力量陆续释放,票据利率上行受阻,中旬行情先升后降,整体窄幅波动。下旬,规模主导市场行情,部分机构新增额度相继放出,农行、建行、邮储、工行等大行和主要股份行进场配置,中小机构加大收票力度,票源供给虽有所提振,但部分行系统外卖出受限,卖盘低价出票意愿十足,票价大幅回落,均破“1”以下,3月票价面临0.01水平。月末时点,随着规模逐渐填充到位,买方收口收敛,卖盘出票升温,票价触底回升。
1.2 市场数据
(1)直贴市场
据普兰金服数据显示,2025年2月6M国股价格在1.13%-1.28%,月内波动15BP;3M国股价格在1.40%-1.62%,月内波动在22BP。6M城商价格在1.24%-1.39%,月内波动15BP;3M城商价格在1.51%-1.73%,月内波动22BP。
(2)转贴市场
据普兰金服数据显示,2025年2月6M国股无三农价格在0.85%-1.24%,月内波动39BP;3M国股无三农价格在0.50%-1.52%,月内波动在102BP。6M城商无三农价格在0.96%-1.35%,月内波动39BP;3M城商无三农价格在0.61%-1.63%,月内波动102BP。2月,随着春节后大型企业复产复工进度较快,且一系列存量和增量政策继续发力见效,2月制造业PMI指数明显上行,重回扩张区间水平。受春节假期影响消退影响,消费需求有所减弱,但随着天气转暖,企业陆续复产复工,建筑业PMI明显回升,非制造业PMI继续保持扩张趋势。2月制造业PMI为50.2%,非制造业PMI为50.4%,综合PMI为51.1%,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但仍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PMI分别为49.2%和46.3%,节后生产经营活动恢复相对滞后,我国市场需求不足问题仍在,经济增长仍需进一步提振。3月制造业PMI季节性回升,且随着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两会提振市场信心,制造业PMI有望继续保持扩张区间。
(3)回购市场据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月隔夜(DR001)质押式回购利率区间在1.79%-1.97%,7天(DR007)质押式回购利率区间在1.73%-2.34%。2月流动性紧势延续,央行公开市场适时加码,维护资金面相对稳定。目前来看,央行买断式逆回购投放1.4万亿元,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加码,且2月信贷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春节扰动消退,居民取现需求回落,且2月缴税压力有所减轻,财政支出亦补充流动性,维护资金面相对稳定。但随着两会时点临近,人民币汇率压力尚未缓解,央行稳汇率需求仍在,流动性投放仍相对谨慎。此外,MLF缩量续做,政府债发行相对较快,叠加缴税缴准影响,银行资金融出体量减少,2月资金面整体维持紧平衡。DR001月内最高1.9655%,DR007月内最高2.3447%,资金利率中枢均较1月继续收紧。
1.3 政策层面
2月5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指出,要锚定发展目标因时因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聚焦突出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及时回应关切加强政策与市场的互动。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门就《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对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重点聚焦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等提出系列规范管理措施,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2月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八方面共18条政策措施,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
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等。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表示,下一阶段,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称,2025年要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强财政、货币、就业、投资、消费、产业、区域、价格、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
2月1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应邀出席新兴市场经济体研讨会,他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进一步提升自身韧性,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提升汇率弹性,加强公共债务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
2月18日,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召开会议要求,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用好“白名单”机制,满足包括民营房企在内的各类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丰富保险产品体系,稳步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工作。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中国2月LPR1年期为3.1%,5年期以上为3.6%,较此前维持。
2月25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持平于2.00%。2月有5000亿元MLF到期,本次为等价缩量续作。
1.4 市场层面
2月3日,财新网发布报告显示,中国1月财新制造业PMI为50.1,前值50.5,连续第四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上。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录得51,低于上月1.2个百分点,为2024年10月来最低。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5年1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全国CPI涨幅扩大,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服务和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CPI环比由平转涨的主要因素;同比涨幅由上月的0.1%扩大至0.5%;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处于淡季,全国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2.3%。2月14日,央行统计,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56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上年末高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12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68万亿元,同比下降1.3%,增速比上年末高0.3个百分点。2月14日,据央行统计,中国2025年1月金融数据重磅出炉。据央行统计,1月末,M2同比增长7%,M1同比增长0.4%;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1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增至24个,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创近19个月新高;1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0.4%,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综合PMI为51.1%,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
二
3月票据市场预判
2024年3月,票价呈现“月初涨后回调,中下旬冲高回落,月末快涨快跌”。6M国股在1.65%-2.01%,月内波动36BP,3M国股在1.70%-2.22%,月内波动在52BP。
2023年3月,票价呈现“上旬窄幅震荡,中旬涨后回调,下旬不断冲高”。6M国股在2.37%-2.60%,月内波动23BP,3M国股在2.40%-2.75%,月内波动在35BP。
2022年3月,票价走势呈现“上旬持续走低,中旬震荡调整,下旬冲高回落”。足年国股在1.94%-2.26%,月内波动32BP;半年国股在1.82%-2.42%,月内波动在60BP。
从历年3月票价走势来看,行情多以震荡上涨居多。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