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全生命周期功能作用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4-02-03 09:14 阅读量 298
票据全生命周期功能作用的分析与思考
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 肖小和、木之渔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 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应当支持票据在先进制造业的 发展、支持票据在科技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持绿色票 据发展、支持普惠票据发展、支持应收账款票据化、支持民营企业票据等发展。
近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票据作为金融产品理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票据是一类金融产品的统称,其历史源远流长,生命周期包含承兑、背书转让、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业务环节、业务产品,具备支付与融资两大基本属性,具有流动性管理、宏观调控等特殊功能。票据所有的属性、功能归根到底都由信用决定,推动票据信用功能发展有利于促进票据全生命周期、全品类、全功能发展,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票据的信用发展历程
萌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前
票据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商业交易及借贷行为促使票据雏形孕育而生。唐朝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种票据——飞钱,这标志着票据汇兑功能的出现。宋朝时产生了交子、会子,认票不认人机制开始实施,票据支付结算功能明显加强。清朝时商业经济快速发展,票据(会票、银票、钱票、汇票)开始大量流通。
进入近代,民国时期颁布了中国第一部票据法律——《中华民国票据法》,成立了票据专营机构和集中的票据交换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期票、本票、支票、汇票等业务,促进了根据地的商品交易和贸易流通,起到了发展信用、服务经济的作用。
茁壮成长于改革开放后
1949~1978年,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限制了商业应用,票据业务发展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国家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商业信用,人民银行在1979年批准部分企业签发票据。1981年,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先后试办了首笔同城和跨省市票据贴现业务,中国票据市场恢复起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市场因素的不断引入,尤其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颁布执行,以及央行《支付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票据市场发展,更大规模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2000年以后,随着各商业银行票据专营机构成立,尤其是 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现,推动票据市场进入了高速发展的电子化新时代。与此同时,票据业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在经历多起风险事件后,2016年央行成立上海票据交易所,票据市场迎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票据承兑、贴现是服务企业的最优信用工具之一
业务属性决定了票据服务的专业性
①支付属性
支付结算是票据的基本属性,广泛应用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是中小企业重要的支付方式,票据支付属性主要体现于票据承兑业务。买方企业可以将已签发或已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支付给卖方企业,实现订单资金的交付,完成商品交易;卖方企业收到票据后,可转让至本方的前手企业,完成采购。企业借助票据支付属性,可以快速、便捷完成商品交易,实现供应链内闭环支付与结算。根据2022年数据,票据贴现与承兑的比例为71.17%,说明有近30%的票据游离于贴现融资之外为一定比例的纯支付票据。
②融资属性
融资是票据的重要属性,票据融资属性主要体现于票据贴现业务,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持票企业可以借助票据贴现业务,提前获取银行融资支持,保障中小企业在资金头寸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日常采购等交易活动。票据的融资属性与支付属性相辅相成,是商品交易的助推器。
同类产品中票据服务更具全面性
①与流动资金贷款比较
一是业务属性不同,票据具有支付与融资双重属性,既可以作为支付工具,又可以作为融资手段,而流动资金贷款虽然也是一种融资方式,并没有支付属性。二是融资成本不同,票据贴现利率总体上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2022年,票据贴现平均利率为1.94%,同比下降91个基点),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融资成本。三是产品流通性不同,票据到期前可以在企业、金融机构之间不受限制地流转,流通性较强,而流动资金贷款的流动性相对较弱,一般需要按期偿还。四是 票据具备信用叠加及追索功能,票据可以通过背书、贴现等方式进行信用叠加,也可以在追索期内追索票据金额,而流动资金贷款一般不具备信用叠加和追索功能。
②与债券比较
一是服务对象不同,票据可以服务大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全部实体企业,债券主要服务大中型企业。二是发行效率不同:票据发行较为便利,尤其是商票,仅需企业内部审批即可发行,而债券发行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和发行程序,时间较长,效率相对较低。三是票据灵活性高,使用票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转让、贴现等操作,灵活性较高,而发行债券的期限、利率等相对固定,灵活性相对较低。四是票据具备信用叠加及追索功能,债券不具备此功能。
综上,票据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企业方面是最优的金融工具,大力推动票据市场发展,有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票据二级市场产品是最便利的流动性信用管理工具之一
票据二级市场产品(转贴现、回购、再贴现等)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央行调节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工具。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作用
票据二级市场的转贴现回购等交易,实质上商业银行是将票据作为交易标的或质押物临时换取资金的行为,避免因流动性不足而出现违约或被监管机构惩罚等情况。由于票据二级市场规模庞大,且日常交易规范、活跃,因此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转贴现、回购等产品可以快速回笼资金,2022 年票据转贴现交易金额 58.20 万亿元,同比增长24.01%,票据已成为商业银行调节流动性的重要工具。
票据二级市场产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调度资金头寸,优化内部资产负债结构,强化业务经营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提升经营效率 ;二是可以强化商业银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出现备付金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票据二级市场及时化解流动性风险,更好应对市场变化及经济周期的影响。
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再贴现是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之一,其不仅可传导货币政策,同时可以调节票据市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当前再贴现余额有5000余亿元,央行对票据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可以较好地缓解金融机 构的流动性压力,避免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并可以引导 金融机构对外的融资价格,增强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能力,提升其经营稳定性,助力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票据投资及衍生产品是服务社会的重要信用短期工具之一
票据投资类产品包括标准化票据、票据ABS等产品,票据衍生品包括票据的远期、期权、掉期等产品。票据投资及衍生产品均属于创新产品范畴,是票据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是可以增加投融资渠道,以标准化票据为例,其具有“票债联动” 的特点,可以联动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集合两个市场的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寻求更多融资渠道,为市场闲置资金匹配优质实体资产,2019年标准化票据曾经短暂推出并广受好评,共发行58单, 合计61.7亿元。
二是可以对冲风险,对冲风险是金融衍生品的基本特征,不同类别的衍生品可以有效对冲不同的业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通过买入卖出票据衍生品,可以帮助票据投资者锁定价格, 降低风险。
三是有利于价格发现,票据衍生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可以反映市场对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可以及时反馈市场情绪,为市场提供未来价格变动的信号与指引。
四是有利于票据国际化,票据投资可以考虑吸引国外资金,票据衍生品可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推动票据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金融支撑。
积极推动票据投资及衍生品创新,有利于促进票据市场进一步理性成熟,加强与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接轨,并进而促进票据市场规模与参与者数据不断增加,更好服务经济与社会。
票据是宏观调控最灵活、有效的信用工具之一
票据的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货币总量及信贷投向,避免信贷失衡。
一是调节货币总量避免信贷失衡,票据再贴现业务可以从宏观层面避免信贷失衡,再贴现可以根据宏观经济需求,通过投放货币调节票据市场或货币市场的总量规模;通过再贴现 利率引导市场价格走势,进而传导货币政策,改善货币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信贷平衡;票据贴现及转贴现业务可以从微观层面调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根据宏观经济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调节不同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通过扩大或紧缩票据贴现、转贴现业务规模,实现银行自身的信贷平衡。
二是调节信贷投向避免信贷失衡。票据再贴现除了可以通过调节货币总量之外,还可以通 过调节信贷投向避免信贷失衡。信贷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易于获 取资金,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农村资金较为短期;工业企业较易获取信贷资金,农业型企业较难 获取信贷资金;国有及大中型企业较易获取信贷资金,民营及小微企业较难获取信贷资金;再贴现可以根据国家或地方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地进行融资,调节商业银行行业信贷投放方向,抑制商业银行对落后产能、受限行业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欲望,引导信贷资金理性投放,避免信贷失衡。
票据作为一种流动性强、风险较低、平衡灵动的金融工具,非常适合成为宏现经济的调控工具,如能充分发挥再贴现业务在利率引导、政策传导、投向指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进一步突显票据的功能作用,将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票据信用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票据信用功能的定义
信用是指依附在自然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 系和社会关系。票据信用的核心是信用,是商业信用在票据领域的表现形式,是以票据为载体,通过票据行为体现票据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和信任关系。可以说,票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功能属性都基于信用功能。票据承兑阶段,承兑人基于出票人的信用承诺兑付,收款人基于承兑人 信用签收票据;票据贴现阶段,贴现人基于承兑人或持票人信用贴现票据;票据转贴现阶段,贴入人基于承兑人或贴现人信用办理;票据投资及衍生品也是基于承兑人信用。
票据信用功能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后,票据的重新提出及发展正是基于票据的信用功能。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企业间货款拖欠现象非常严重,形成了“三角债”现象,在国务院以及央行等相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票据被重新推出,通过充分发挥票 据的信用功能对化解“三角债”问题起到了 有效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票据的信用功能被央行、商业银行更为充分地挖掘,票据市场茁壮成长,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发生额在20年内增幅分别达到20倍与11倍,票据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愈发显著。
新时代对票据信用功能的思考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 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应当支持票据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支持票据在科技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支持绿色票据发展、支持普惠票据发展、支持应收账款票据化、支持民营企业票据等发展。
强化票据信用功能是上述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一是可以平衡货币总量,发挥票据信用功能,促进票据再贴现进一步提质增效,更好地控制货币信贷规模,通过再贴现业务释放及回收流动性,实现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为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实体经济发展创造稳健、可持续的宏观金融环境,维护宏观经济基本盘 ; 二是可以推动科技创新,票据信用是票据支付与融资的基础,有利于畅通供应链发展,夯实核心企业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资源向核心企业聚集,也可缓解创 新型中小企业资金困境,实现信贷资金与创新周期的错配,更好推动创新发展。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