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研究

时间:2024-04-01 14:04        阅读量 252

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研究


作者: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 肖小和


赣州银行资金营运中心 谈铭斐 熊星宇


江西财经大学票据研究方向硕士 谢玉林




一、建设金融强国与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


1.二者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在2023年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金融强国”概念首次被提出。顾名思义,金融强国指金融强大的国家,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维度。国内方面,主要表现为拥有资源配置功能完善、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危机,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国际方面,主要表现为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较高地位和影响力,能够参与制定国际金融规则和标准,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和市场份额。


建设金融强国的提出,意味着我国金融工作的战略地位实现提级,由“大而不强”逐步转向“做大做强”;意味着我国所有的金融活动将全部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盲区;意味着我国将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出台更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指明了我国金融工作发展五大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协同发展;意味着我国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各司其职服务实体经济;意味着要活跃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意味着要建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遏制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的发生;意味着房地产发展开启新模式,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意味着我国将稳步扩大金融开放,吸引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与必要条件,它旨在解决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双重困局。一方面,它以“效率导向”服务于解决不充分问题,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链以及科技创新等强劲的经济增长点提供高效金融服务,形成经济发展“锻长板”、培育新动能新动力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它又以“公平导向”服务于解决不平衡问题,围绕小微企业、乡村发展等薄弱环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形成经济发展“补短板”、积蓄突破落差困局的驱动力。


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双重性,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二是大局性,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多元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高质量发展能够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利用率;能够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满意度,让更多人群享受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平稳运行,还能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融合发展。


2.建设金融强国和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建设金融强国与金融高质量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首先,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有力支撑;其次,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紧密结合,而建设金融强国亦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两大篇章;再次,建设金融强国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均要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均要活跃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最后,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走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势在必行。


总之,金融强国建设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金融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强国的重要体现,又反过来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文章。




二、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票据发展关系


1.金融高质量发展内容及对经济作用


金融高质量发展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精准施策以应对经济波动。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做好五篇文章方面,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在对外改革开放方面,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规则影响力,稳慎把握好节奏和力度。规范境外投融资行为,完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要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要守住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


在推进制度方面,要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精简限制性措施,增强开放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要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要明确各金融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的监管协同,健全权责一致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要统筹兼顾,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执法,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2.票据概念特点及作用


票据是指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签发的,由自己或者委托他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有价证券,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票据是集支付、结算、融资、投资、交易和调控于一体的信用工具,具有信用、调控、支付、融资和投资的特点。具体而言:第一,信用特点。狭义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下称“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下称“商票”),分别体现了商品交易中延期付款所形成的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关系,是有利于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提升商品交易效率、提高商业信用的信用工具。第二,调控特点。票据的调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央行通过商业汇票再贴现政策可以调控货币市场供需和信贷结构,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向的政策目的;二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手段实现调节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更好适应市场需求。第三,支付特点。票据是经贸往来的一种主要支付结算工具,通过票据背书转让可以完成商品交易的资金交付,为加快商品流通和企业资金周转提供了极大便利与支持,是企业主要日常支付方式之一。第四,融资特点。票据贴现是一类“质优价廉”的融资产品,尤其适合中小企业,一是利率低廉,主要体现在银票贴现,其贴现利率远低于一般融资产品,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二是办理便捷,当前流通票据绝大部分是电子商业汇票,其贴现可通过商业银行网银直接办理,流程更简便、融资效率更高。第五,投资特点。票据的投资特点主要集中于标准化票据及票据资管等业务产品。投资方通过投资未到期、已贴现(或未贴现)的票据资产或票据收益权,以提升收益水平、降低投资风险;融资方通过转让票据资产或票据收益权实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回笼资金等目的。


3.票据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票据属于金融工具,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工具之一,是金融强国建设的信用方式之一。并且票据作为金融的一部分,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市场参与主体方面,截至2023年末,票据市场参与者包括166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财务公司251家,71家非银金融机构;用票企业超320万家,相比去年增加了16.5万户,增长了5.44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占比为98%。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23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达2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承兑发生额31.35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95万亿元,增长了14.42个百分点;贴现发生额23.82万亿元,同比去年增加4.32万亿元,增幅为22.15%;企业背书金额62.70万亿元,同比增长7.00%;转贴现和回购交易金额10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03%。票据承兑额占GDP比重23年达24.87%,贴现发生额占GDP比重大18.47%。足见其支持力度和关系。


表1 2019-2023年商业汇票市场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历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三、金融高质量发展与票据服务五篇大文章的思考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是国家经济的血脉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票据与金融紧密结合,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中大有可为。


1.票据助推科技创新,发展科技金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型企业一般会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企业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金融的需求也具有不同的特点。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为47%,科技金融支持力度还要继续加大。


在科技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由于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一阶段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单一。因此,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逐步建立科技金融中心,与票据部门协作,建立信息实时发布和融资实时对接的畅通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聚集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设立专门的分支机构,并赋予其授信审批和产品创新权限。适当提高本行白名单之内以及有担保科技企业的授信额度,适当降低科技企业票据承兑和贴现门槛,加大风险容忍度,对办理科技企业的票据业务给予一定的绩效考评倾斜。根据各地区、各企业和各项目发展实际,提供精准化金融服务,切实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利用票据白名单和担保机制,解决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流向科技企业,更好地为科技企业服务。


在科技企业步入成熟期,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可以加大商业承兑汇票的宣传力度,为企业分析使用票据的优势,同时引入担保机制,积极开展科技企业的商票保贴业务,解决科技企业使用票据时的后顾之忧,推动供应链票据在科技企业中的应用。


此外,还要拓展票据在科技咨询培训行业中的应用,加强与科技咨询培训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领域的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要发挥票据贴现在支持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为其提供融资渠道,降低其融资成本;要创新票据产品,将科技成果和产业相融合,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市场化程度,激发企业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要发挥供应链票据在服务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的科技更新改造与产业结构升级;要防控票据在科技产业行业中的风险,加强票据从业人员对科技企业的跟踪和研究,防范道德风险,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科技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2.发挥绿色票据助力绿色金融发展作用,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绿色票据正是在绿色发展大背景下产生的。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28.58万亿元、境内绿色债券余额1.98万亿,均居全球第一、第二位。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标准及评价体系、建设信息披露等制度、完善激励约束和评估机制、创新产品和服务、坚持整体思维、立足国情和技术实现等方面。


一是要转变发展理念。绿色票据是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与现有的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并不冲突,并且还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绿色企业要大胆使用绿色票据,通过签发绿色票据,能够有效地解决企业间的支付需求,并且在企业出现临时性的流动性资金需求时,可以将手中持有的绿票到银行申请贴现,以获得较低成本的融资。商业银行要深入贯彻国家发展理念,主动帮助绿色企业贴标,积极办理绿色票据贴现业务,更好地促进绿色票据的发展。


二是绿色票据发展要选择重点行业试点推进。基于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考虑,绿色票据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实现绿色票据的全面发展之前,要选择在重点的行业先行试点,比如新能源、环保等行业,结合当前该行业绿色票据的发展现状,建立第三方评估和认定体系,统一该行业的绿色票据标准。在该重点行业发展绿色票据的同时,注意经验总结,为今后在全市场推动绿色票据发展破除障碍。


三是要明确绿票标准。目前制约绿色票据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其标准界定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绿色票据就无法实现全面放心的发展。绿票标准明确之后,一方面,企业签发绿票就有了遵循,明白需要达到何种条件才能签发绿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绿票办理贴现业务时,减少了其对绿色票据的认定流程,再加上央行对绿色票据提供优惠利率,使得商业银行为企业办理绿票贴现业务的积极性更高。


四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建立绿色票据平台。绿色票据的发展离不开其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要在当前票交所的基础上,由金融监管机构牵头,多部门联合构建绿色票据平台体系,加快建立银行间绿色票据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绿色票据信息、数据共享和不同银行对绿色票据的互认,提升绿色票据服务的精准性和便利性,破解绿票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使绿色票据发展更健康、更规范。


五是要防范绿票风险。绿色票据作为票据业务的一种创新产品,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各项制度不健全,标准未统一,存在着“洗绿”、“漂绿”等风险。所以在发展绿色票据的同时,要注意其风险防范。一是监管部门要实现对绿色票据业务的穿透式监管,建立绿色票据监管平台,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二是引入绿色票据担保机构。如果绿色企业在票据到期时无力偿还债务,担保机构将会支付一定的资金给持票企业,以减轻持票企业的损失,进而降低绿色票据风险。


3.票据服务中小微企业,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普惠金融的宗旨是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且有效的金融服务。2023年9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约为25%。但是,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大量提升空间,我国近6000万户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占比很高,28万亿贷款与160万亿的企事业贷款相比,不到20%,但与普惠型小微企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对比来看远远不匹配,所以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票据产品,引入担保机构,结合数字科技,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一是转变传统服务观念,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直接签发供应链票据,供应链票据可以在企业间转让,通过贴现或标准化票据融资。供应链票据的核心在于通过将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资信捆绑,能够将单个企业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风险,起到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依托核心企业的资信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是要不断创新票据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多样的普惠服务。上海票据交易所先后推出的“票付通”、“贴现通”、“票交所信息披露平台”等票据创新产品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有效推动了票据市场的发展;各大银行也针对票据业务进行业务创新,如京票的“秒贴”、各大银行的“保贴”、平安银行的“免开户贴现”等,有效提升了票据服务质量,使得小微企业能够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票据服务。


三是积极引入第三方融资担保机构,通过担保的方式为符合普惠金融服务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开展票据承兑、贴现的增信,提高票据的认可度和流动性。对普惠金融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利率倾斜,一方面,央行可以适当调整满足普惠金融条件的票据再贴现利率,引导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流向普惠金融领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为企业办理承兑或贴现业务时,可以适当降低服务费用以及相关利率,吸引普惠金融企业办理票据业务。


4.发挥票据支持养老金融发展作用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达到21.1%、15.4%。未来,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以养老金融、养老服务和养老用品等为核心的养老产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票据支持养老力度。通过降低票据融资成本以及增强票据融资能力,积极开展养老产业的票据服务业务,深入养老产业展开调研,挖掘养老产业票据应用空间,更好地服务养老企业。


二是建立养老产业扶持体系,强化财政金融支持。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使用范围,用好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贴现,对符合条件的公益型普惠型养老机构运营、居家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纳入相关目录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给予支持,并建立相关养老产业扶持指标激励机制,坚持市场化原则鼓励各商业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低风险业务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供应链票据在养老服务业中的应用。养老服务产业是集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物资和技术支持,因此,它与上、下游产业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连锁效应。供应链票据平台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可以为养老服务业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养老服务业上下游企业之间产生应收应付关系时,可以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直接签发供应链票据,供应链票据可以在企业间转让,通过贴现进行票据融资。


5.以数字票据发展,助推数字金融发展


数字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和其他数字技术手段来开展金融服务和交易的一种形式,具备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数字票据是数字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数字票据的发展。


一是数字票据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票据解决方案,随时满足企业的支付与融资需求,打破地域限制,结合跨境人民币等金融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为数字经济中的创新活动、创新项目提供票据支持,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数字票据推动社会信用发展,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数字票据依托信用信息及票据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各项业务,借助各类先进科技手段完善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将改变我国商业信用体系基础设施弱、存量数据少、数据覆盖面窄、跨部门协调难等问题,改善商业信用生态,推动社会信用良性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是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嵌入数字票据行为之中,加大数据挖掘力度,强化智能分析手段,提升数字票据服务的准度与精度,实现金融资源对中小企业的精准滴灌,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


四是要做好修订数字票据法律法规及规划业务模式等相关工作,完善《票据法》及相关法规制度,明确数字票据业务产品种类、业务流程,为数字票据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及制度基础。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