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观察
雅戈尔、杉杉、太平鸟,为啥要干大宗商品贸易?
时间:2024-04-10 11:19 阅读量 229
在宁波这座繁华的城市里,大宗商品贸易的公司如同繁星般数不胜数。而在这其中,有一类企业,如雅戈尔、杉杉、太平鸟、中哲等,他们的名字在人们的耳边回荡,他们的主业,是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装。
说起宁波的服装业,“三巨头”雅戈尔、杉杉控股、太平鸟无人不晓,他们在2022年全国服装行业的营业收入前五强中占据了三席之地,雅戈尔更是以卓越的业绩独占鳌头。然而,这些服装业的佼佼者并未满足于现状,他们纷纷通过不同的形式,涉足了大宗商品业务这片广阔的天地。
今日,让我们一同揭开这个故事的帷幕,探寻他们在大宗商品业务中的足迹。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宗商品行业的内涵,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企业在时代变迁中的坚韧与智慧。他们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开,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01
服装主业公司的大宗贸易业务概况
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是四大刚需,而服装行业无疑占据了首要地位。因此,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像雅戈尔、杉杉、太平鸟、中哲这些企业,他们作为服装制造商的知名度,显然要高于他们作为大宗贸易商的身份。然而,事实上,这些公司早已在大宗商品领域深耕多年。
以雅戈尔为例,这家以服装起家的企业,后来成功进军投资和房地产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在资本市场上,雅戈尔凭借其“三驾马车”的战略布局而备受赞誉。尽管雅戈尔并未直接以大宗贸易商的身份示人,但它与中基之间的深厚渊源却不容忽视。中基,作为宁波大宗商品行业的领头羊,2023年的营业规模高达1160.77亿人民币,同时也是我现任客户的重要合作伙伴。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雅戈尔与中基之间的股权关系:自1999年起,雅戈尔便持有中基宁波对外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尽管在后续的增资过程中,其持股比例有所调整,但双方的合作一直持续至今。直到2011年,雅戈尔将其所持的中基宁波集团股份全部转让给宁波市鄞州新华投资有限公司,中基宁波才完全脱离了雅戈尔的上市公司体系。然而,这并未影响双方在大宗商品领域的持续合作与共同发展。
再来看杉杉,这家同样以服装起家的企业,在近些年成功转型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其旗下的杉杉物产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大宗商品贸易,涉及能源化工原料、有色/黑色金属、农产品等多个领域。2023年,杉杉物产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了320.36亿人民币,充分展现了其在大宗商品行业的强大实力。
太平鸟也不甘示弱,于2016年成立了浙江鹏源供应链,全面进军大宗商品贸易领域。而中哲集团,尽管其品牌名称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旗下的“GXG”等服装品牌却广受欢迎。中哲在大宗商品领域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17年以来,已先后成立了多家专注于不同大宗商品领域的子公司,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02
服装业企业涉足大宗商品行业的背后逻辑
那么为什么这些服装业企业要涉足大宗商品行业呢?是觉得大宗商品行业有利可图吗?行业前景看好?投资回报率高吗?我举个一个太平鸟的财务数据。
图:太平鸟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个人自制
太平鸟业务的毛利率有54.13%,净利润率有5.4%。而这个行业的毛利润率有33.36%,净利润率有5.08%。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贸易行业、商业百货行业及业内头部企业的财务数据:
图:2022年大宗商品业内企业和行业平均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个人自制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行业对比还是企业对比的角度来看,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企业在毛利率和净利润水平上,都难以与纺织服装业企业相提并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企业依然选择涉足大宗商品领域呢?
我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宗商品行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不同于过去需要经营资格、配额、许可证等繁琐手续的时代,如今的大宗商品市场已经更加开放。除了部分特殊产品如化工品、剧毒品等危化品以及国家管制的特别产品外,一般的大宗产品已经不再需要过高的门槛。这种低门槛的准入机制,使得更多的企业有机会进入这个市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这些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大宗商品企业的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甚至可以说,资金是大宗商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像雅戈尔、杉杉、太平鸟等这些服装企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佼佼者,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立足,还可以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宁波这个地方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宁波作为大宗商品行业发达的地区,其港口优势明显,从业人员众多。这些人才不仅熟悉大宗商品市场的运作规则,还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只要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考核激励等制度设计得当,就很容易吸引这些人才加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此外,上海作为更具优势的城市。
不仅拥有港口、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优势,还具备证券期货等金融优势以及丰富的外商资源和信息配套机构。这些因素共同使得上海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公司的集聚之地以及面向大宗商品领域进行对冲基金、量化投资等公司的发达地区。
与上海相似,杭州在大宗贸易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后来居上超过了宁波。关于沪杭甬三地的大宗商品企业之间的比较,我将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详细的探讨。
尽管服装行业在品牌效应与利润率上相较大宗商品行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些企业仍选择涉足大宗商品领域,这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除了前文提及的行业准入门槛低、资金实力雄厚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外,还有一个被普遍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因素——业务规模。
大宗商品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业务规模的可塑性和强大的流水能力。与其他行业相比,大宗商品交易更易于在短时间内实现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以房地产业为例,尽管其总体规模庞大,但高昂的准入成本和冗长的业务流程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速度。
相反,大宗商品交易则显得灵活许多,简单的合同签订、货权转移和资金清算便能迅速完成一笔交易,这种高效且便捷的业务模式无疑对追求快速增长的企业具有极大吸引力。
大宗商品这个行业,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容易把规模做起来,让人看着就心生欢喜。这也是那些地方政府,一心追求GDP、企业规模和进出口额,非要让地方国有企业涉足其中的缘故。结果呢,倒也催生了不少擦边球业务,成了国十条里严禁的“虚假贸易”的温床。
上市企业呢,也是看中了大宗商品这点好处,想着能推动整体业务规模和业绩的增长,还能给公司形象和股价添光加彩。更别提那些信贷资源、政府支持等实惠了,简直就是锦上添花。
说起政府对上规模企业的支持,这里头可有不少故事。年轻的朋友们,可能对2008年那场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没什么印象了,毕竟都过去16年了嘛。可是对于那些老业务员来说,那时候手上要是有点货或者持仓,现在回想起来,恐怕还得心跳加速呢。我呢,后面打算写篇回忆文章,好好说说那场危机。
那时候啊,大宗商品企业可真是遭了殃,巨额亏损、销售回款无望,甚至对手方赖账跑路,公司眼看着就要倒闭了。幸好有市政府出手相助,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给那些规模以上的头部企业放宽还款期限,还安排了流动资金。
这才让那些大宗商品企业挺过了难关,真是应了那句话,“TOO BIG TO FALL”。这种“大而不能倒”的现象不仅凸显了规模在大宗商品行业中的关键作用,也进一步验证了政府对于这一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服装企业涉足大宗商品领域并非一时冲动或盲目跟风之举,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和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他们看中的不仅是大宗商品市场本身所蕴含的潜力和机遇,更在于这一行业所特有的规模化优势和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跨界布局和多元化发展的策略无疑为他们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保障。
【特别声明】文章改编自奇文闲谈大宗商品,原作者黄奇文,贸易金融圈整理
来源:网络公众平台